在编程中,"跑程序"是指运行编写好的计算机程序。当程序被运行时,计算机会按照程序中设定的指令顺序逐个执行,从而实现程序的功能。
跑程序一般需要通过编译和运行两个步骤来完成。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个步骤的具体操作流程。
一、编译编译是将编写好的源代码转换为能够被计算机理解和执行的机器语言代码的过程。常见的编译语言有C、C++、Java等。下面以C语言为例介绍编译的操作流程:
编写源代码:使用文本编辑器(如Notepad++、Visual Studio Code等)编写源代码,保存为以.c为后缀的文件(如hello.c)。
打开命令行工具:在计算机上打开命令行工具(如Windows系统中的命令提示符或PowerShell,Linux系统中的终端等)。
进入源代码所在的目录:使用cd命令(Change Directory的缩写)进入源代码所在的目录,例如cd C:\Code。
编译源代码:在命令行中输入编译命令,例如gcc hello.c -o hello。其中gcc是C语言的编译器,hello.c是源代码文件的名称,-o hello表示将编译得到的可执行文件命名为hello。
查看编译结果:如果编译成功,则在源代码目录下会生成一个名为hello的可执行文件。
二、运行运行是指执行编译得到的可执行文件,从而实现程序的功能。下面以之前编译的C语言程序为例介绍运行的操作流程:
打开命令行工具:在计算机上打开命令行工具。
进入可执行文件所在的目录:使用cd命令进入可执行文件所在的目录,例如cd C:\Code。
运行程序:在命令行中输入可执行文件的名称,例如hello。
查看程序运行结果:如果程序运行正常,会在命令行中输出程序执行后的结果。
以上就是在编程中跑程序的基本操作流程。当然,在实际的编程过程中,还会涉及到调试、测试、部署等诸多环节,但编译和运行是其中最基本的环节。